一、赛场逐梦:汗水浇筑的运动信仰
在武汉体育学院的田径场上,总能看到刘琳专注训练的身影。作为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,他主攻短跑项目,从入学起就将“突破自我”刻入训练日常。清晨六点的操场,是他与跑道约定的“约会时间”——从起跑姿势的反复打磨,到途中跑节奏的精准把控,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执着。(配图:刘琳在田径场进行起跑训练的画面)
在校级联赛中,刘琳连续两年包揽男子100米、200米双项冠军;代表学校出征湖北省大学生运动会时,他以0.02秒的优势刷新校史纪录,用实力证明“努力不会被辜负”。谈及赛场经验,他坦言:“短跑比的不仅是速度,更是心理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。每次站在起跑线前,我都在和自己较劲,力求把每一份潜力都激发出来。”
二、校园生活:多元绽放的青春色彩
赛场外的刘琳,同样是校园文化的“活跃因子”。作为班级体育委员,他牵头组建“校园跑步团”,每周组织集体夜跑,带动百余名同学养成锻炼习惯;“体育+文创”是他的创新标签,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视频剪辑,制作《体院运动指南》系列短片,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普及运动知识,累计播放量超5万次。(配图:刘琳带领同学开展团体训练的场景)
学业之余,刘琳痴迷于体育人文研究。他选修《体育社会学》《奥林匹克文化》等课程,撰写《高校体育生心理韧性培养路径》论文获校级优秀成果奖;还担任校广播站体育栏目主播,用磁性嗓音讲述运动员背后的故事,让更多人读懂体育的精神内核。
三、人格魅力:温暖他人的阳光力量
生活中的刘琳,是朋友眼中的“治愈系男孩”。面对新生的迷茫,他会主动分享“如何平衡训练与学业”的经验;遇到同学受伤,他第一时间帮忙联系校医并陪护康复。室友小李回忆:“去年我因比赛失利情绪低落,刘琳拉着我去操场跑步,边跑边讲自己失败时的调整方法,那种真诚特别打动人。”
这份热忱也让刘琳收获诸多荣誉——连续三年获评“校级优秀学生干部”,入选“湖北省大学生体育明星计划”。他说:“体育教会我的不仅是竞争,更是协作与共情。我希望用自己的能量,让更多人发现运动的快乐。”
从赛道上的追风少年到校园里的暖心伙伴,刘琳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体育学子的责任与温度。他的故事,正是武汉体育学院“崇德尚武、博学笃行”校训的生动写照,也为无数追逐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了“全面成长”的范本。
网友评论